研究揭示piRNAs調控的新機制決定飛蝗后代數量的變化
發布時間:2022/4/29 11:23:44編輯:Ma Liang
已有1370人關注
自然界中,很多動物會根據環境的變化來調節繁殖對策,產生不同數量的后代。動物種群的內在因素在調節繁殖對策方面也發揮重要作用,如種群密度、性比、親緣關系和個體競爭強弱等均影響所繁殖的后代數量。而后代的多少與種群的維持及動態密切相關,也是動物適應性的重要標志。人們對這種自然現象有所了解,但對動物如何自主調控生殖策略的分子機制并不知曉。
飛蝗是探究密度依賴生殖策略的理想模型。根據種群密度不同,飛蝗存在群居型和散居型兩種生態型。群、散飛蝗盡管基因型完全相同,但它們采取的生殖策略有顯著差異。高密度的群居型飛蝗生殖力較低,以便將能量投入到長距離遷飛來尋找新的棲息地;而低密度散居型飛蝗采取較高的生殖力以產下更多的后代個體,來維系種群穩定性。兩型飛蝗之間可以根據密度的變化相互轉變,生殖對策也隨之發生轉換,進而導致產卵量發生變化。飛蝗這種適應種群密度變化而致使后代數量改變的機制是頗具挑戰性的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康樂團隊揭示了飛蝗適應種群密度變化而導致后代數量改變的分子機制。Piwi-interacting RNAs(piRNAs)是動物生殖系統中特異表達的一類非編碼小RNA。群居型和散居型雌蟲卵巢中piRNAs的表達差異非常明顯。散居型飛蝗較高的產卵頻率與piRNAs的高表達具有明顯的關聯性。特別是在散居型飛蝗卵小管尖端部位(原卵區和卵黃發生前期卵母細胞),piRNAs發生顯著高表達。在散居型雌蟲體內抑制飛蝗Piwi蛋白Liwi1、piRNAs或piRNAs的靶標基因oo18 RNA-binding protein (Orb),都能夠降低其產卵頻率和卵塊數。反之,在群居型雌蟲體內過表達piRNAs,能夠提高群居型雌蟲的產卵頻率和卵塊數。piRNAs通過正調控模式影響靶標基因Orb的表達。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Piwi/piRNAs通路經典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轉座子的轉座來保證生殖系統內基因組的完整性。Piwi/piRNAs通路對蛋白編碼基因的調控雖有報道,但大部分是抑制性的。那么,散居型飛蝗中這些piRNAs是如何實現對蛋白編碼基因Orb轉錄本的正向調控?研究發現,Liwi1/piRNAs作用的靶標是Orb內含子中一個不具有轉座功能的殘缺轉座子“Copia”。飛蝗中Liwi1/piRNAs通過與剪切體蛋白U2AF35互作,促進內含子從前體mRNA中移除,導致產生更多的Orb成熟mRNA轉錄本,從而實現了Orb在散居飛蝗卵小管尖端的高表達。因此,piRNAs促進Orb前體mRNA剪切的這種非經典調控模式是導致散居型飛蝗高產卵頻率和高產卵量的關鍵原因。
飛蝗生殖系統中為什么會發展出由Piwi/piRNAs通路介導的序列特異性的前體mRNA剪切模式?研究利用最新發展的針對微量細胞內RNA與蛋白互作研究的LACE-seq技術,發現在飛蝗卵小管尖端中,大量與卵母細胞分裂和發育密切相關的mRNA前體共同結合在Liwi1和U2AF35這兩個蛋白上,提示生殖系統這種piRNAs介導的特殊剪切機制或對生殖細胞的成熟至關重要。
Piwi/piRNAs參與的前體mRNA剪切模式是否在動物界普遍存在?研究進一步在果蠅及小鼠生殖細胞系中驗證了Piwi蛋白和剪切體蛋白的互作以及piRNAs介導的mRNA剪切機制的普遍性。該研究也暗示了飛蝗中發現的Piwi/piRNAs介導的編碼基因mRNA剪切新機制可能在其他動物調節繁殖對策中也普遍存在。
該研究是繼康樂團隊發現piRNAs是群居型、散居型飛蝗中表達差異最大的一類小RNA(Wei et al, Genome Biology, 2009)后,進一步證明了piRNAs對飛蝗生殖策略可塑性的調控機制,并揭示了Piwi/piRNAs介導的前體mRNA剪切對生殖功能相關基因的加工調控作用。該團隊近期的另一研究還發現,腦中的piRNAs通過調控神經肽NPF1的表達來控制飛蝗的取食量(Wang et al., EMBO Reports, 2022)。飛蝗piRNAs研究在生殖細胞和體細胞中同時取得的重要進展,既為開發蝗災控制方法提供新思路,又將飛蝗發展成為研究非編碼RNA的重要模式昆蟲。4月2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piRNA-guided intron removal from pre-mRNAs regulates density-dependent reproductive strategy為題,在線發表在Cell Reports上。復旦大學科研人員參與研究。
- 生態環境部將擴大火電行業碳監測試點范圍 帶動全國加快形成碳監測能力 發布時間:2022/6/10 10:04:41
- 碳監測是指通過綜合觀測、數值模擬、統計分析等手段,獲取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環境中濃度、生態系統碳匯以及對生態系統影響等碳源匯狀況及其變化趨勢信息,以服務于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過程。主要監測對象為
- 第22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22年光譜年會 發布時間:2022/6/10 9:52:42
- 會議信息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以及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22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22年光譜年會”將于2022年11月11-14日在云南昆明召開,會議由
- 江西春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關于都昌縣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服務采購項目(招標編號:JXCT-2022-JC001-1)競爭性磋商采購公告 發布時間:2022/6/10 9:30:07
- 項目概況都昌縣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服務采購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 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網(網址:http://jxsggzy.cn/web/) 獲取招標文件,并于 2022年06月22日 15
- 離生物混合機器人更近一步,機械手指上“長出”活體人類皮膚 發布時間:2022/6/10 9:27:40
- 最近,日本科學家在機器人身上制作出“活的”類人皮膚,讓人們離科幻目標又近了一步。9日發表在《物質》雜志上的一種新方法,不僅為機械手指提供了人類皮膚般的質感,還具有防水和自愈功能
- 楊雄里院士團隊揭示自感光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在近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發布時間:2022/6/10 9:25:55
-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雄里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最近對近視機制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揭示了一類特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ipRGC在近
- 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指出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是土壤環境管理的重要環節 發布時間:2022/6/10 9:24:27
- 6月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監督檢查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監督檢查工作指南》)、《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控制技術規定
今日推薦
- 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指出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是土壤環境管理的重要環節
- 被視為決定未來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與基礎之一 智能傳感器存在的機遇與挑戰
- 我國高度重視水利工作 儀器儀表在水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電能質量水平要求逐步提高 傳統電網設備的升級換代
- 智能制造面臨的多重困境嚴峻挑戰 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 深圳發布《意見》明確新興產業重點細分領域 積極培育發展未來產業
- 超導中庫珀對實現原子級精度測量,為探索新量子材料鋪平道路
- 鄉村地區的環保工作仍處于“補短板”的階段,堅持因地制宜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
- 新一代智能電表的出現 給產業鏈相關芯片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 質譜儀是科研儀器的重中之重 質譜需求量增大,質譜儀國產替代加速
人物訪談
新聞排行周月
- 1.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 2.液態鉑室溫下實現高效催化反應
- 3.再生醫學重大突破!活組織制成的3D打印耳朵移植成功
- 4.超導中庫珀對實現原子級精度測量,為探索新量子材料鋪平道路
- 5.智能制造面臨的多重困境嚴峻挑戰 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 6.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已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 7.“十四五”期間將以土壤重金屬問題為重點,深入開展耕地污染成因排查因地制宜采取源頭治理措施
- 8.智能儀器儀表發展使儀器更加靈活 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 9.天津市編制《實施意見》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天津市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初步建立
- 10.研究揭示生物防治真菌病害新機制
- 1.2022雙抗賽道新風口 藥企青睞年度BTE國際生物技術大會
- 2.重慶在嘉陵江首次開展水生生物監測調查 為長江生態環境整體保護
- 3.廣東韶關搶抓新能源產業機遇 大力發展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 4.細胞活動3D視圖闡明周圍環境 助力更精確選擇癌癥療法
- 5. 計量費用減免相關政策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支持促進市場主體和相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 6.桌面氣幕系統可阻擋新冠氣溶膠傳播 適用于醫院病房、血液實驗室、采樣柜臺
- 7.計量院新建立兩項公用計量標準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 8.青島能源所開發出高區域選擇性烯烴和炔烴氫氨基甲;翱扇苄浴狈蔷噔Z納米顆粒催化劑
- 9.全球能源綠色轉型的大趨勢 光伏行業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
- 10.質譜儀是現代科學研究最重要的基礎工具之一 預計2026年我國質譜儀市場規模將達到235億元
相關新聞